"最近在知乎上经常看到'努力搬砖'这个词,感觉特别有意思但又有点困惑。我是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的95后,身边同事也经常用这个词自嘲,比如'今天又要去搬砖了'。但我观察发现,好像不同行业的人对这个词的理解不太一样?程序员朋友觉得是指写代码,做设计的同事觉得是赶项目,而我表弟在工地干活,他们工友之间真的会用'搬砖'指代体力劳动。
我自己查过网络用语词典,说这是年轻人对工作的戏称,但具体涵盖哪些职业群体还是不太清楚。想请教下大家:
希望能听到不同行业小伙伴的真实感受,最好能举些具体场景的例子~"
(说明:通过个人职场观察引出认知差异,呈现多行业对比的困惑点;将宽泛问题拆解为3个具体方向;强调"真实感受"和"场景化"回应,符合知乎用户偏好具象回答的特点)
做了3年工作室换了5家云手机服务商后的真心话在探讨技术开发的高效协作时,我们常常会听到"什么是努力搬砖"这个形象的说法。
努力搬砖的人在互联网语境里通常指代那些通过重复性劳动比如游戏搬砖自媒体矩阵运营电商批量上架等赚取收益的群体他们可能是个体户也可能是小团队核心特点是用时间换钱靠执行力取胜下面结合我的实战经验具体分析
搬砖无脑重复比如游戏搬砖要研究版本更新后的金价波动流量搬砖要测试内容模板只拼体力不拼策略迟早被淘汰
很多人以为拼命干就能赚钱但忽略了一个事实硬件成本和封号风险会吃掉大部分利润对比我用过的服务商
同样的手游搬砖项目用某平台月利润8000但扣除掉线导致的损失后只剩5000换芒果后稳定盈利7200+因为不用整天重启重登
有个细节其他平台换设备要重新调试环境芒果的设备快照功能能保存配置换机5分钟搞定
如果你是真靠搬砖吃饭的人稳定性就是生命线芒果可能不是最便宜的但长期来看少折腾=多赚钱我们工作室现在80%业务跑在芒果上这也是踩坑多年后的最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