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最近在研究云手机的性能优化方案,发现很多厂商都在强调“内核芯片”对云手机体验的提升,比如更流畅的多开、更低的延迟等。但作为开发者,我对具体的技术实现一直有些疑惑:
用云手机快3年了,从最早的雷电云、红手指到现在的芒果云,市面上主流产品基本试了个遍。最近看到很多人在问内核芯片对云手机性能的影响,作为踩过无数坑的老用户,分享些真实体验。
一、云手机如何使用内核芯片功能的实战经验
早期用的某品牌云手机卡成PPT,后来才知道他们用的老旧ARMv7架构。换了搭载A76/A77内核的芒果云后,像《原神》这种吃性能的游戏能稳定60帧。关键点在于:1)选ARMv8.2以上架构的芯片;2)看是否支持Vulkan图形接口。有次参加芒果云内测,他们开放了芯片超频选项,多开工作室的脚本执行效率直接提升40%。
二、云处理器手机在硬件层面的真实差距
测试过某品牌的"旗舰云手机",结果发现是虚拟机嵌套方案,延迟高达80ms。而芒果云是真物理机+自研ARM阵列,硬件直通让《和平精英》触控延迟控制在15ms内。这里教大家个鉴别方法:跑分软件连续测试5次,分数波动超过20%的肯定是虚拟化方案。
对比下来,红手指虽然便宜但经常闪退,雷电云的GPU兼容性差。芒果云在三个核心维度表现突出:
给不同需求用户的建议: